近年来,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始终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持续做好涉企纠纷防范、化解、联动等工作,多点发力,为企业减负蓄能、克难除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调配服务营商环境“稳定器”
“我们要做好执转破衔接工作,完善差异化甄别处置机制,积极对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加强审理期限管控。”3月2日,在扬州经开区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暨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大会上,党组书记、院长纪晓东表示,扬州经开区法院以一个凝心聚力的领导班子为支撑,通过5场动员部署会、4场专题党课、9次工作推进会、3次研讨会,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不断加强。
畅通深化纠纷治理“快车道”
一件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摆在了扬州经开区法院执行干警面前。该案涉三湾片区拆迁,其中隐含的社会矛盾较多,执行工作量大。扬州经开区法院执行干警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多次组织各方协调,最终强制拆除建筑物1000余平方米,腾让土地5000余平方米,服务了三湾片区的拆迁大局,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近年来,扬州经开区法院推行“网格化+X”的工作机制,对涉及银行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对“老赖”重拳出击,开展“收网式”执行。借助“网格化”管理,狠抓司法效率和审判质量,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强化破产审判工作,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3月8日,扬州市图书馆法治分馆内,一群青年法官正围坐在一起聆听全省法院优秀法官吕士杰谈服务经开区“二次创业”和涉企纠纷案件审判心得。通过“学党史、促创业”“劳模心语”分享会和庭审经验交流会,扬州经开区法院建立以扬州市劳模徐东庆、全省法院优秀法官吕士杰、省巾帼文明岗立案庭为标杆,以提升审执业务能力、培育德才兼备后备力量为手段,以持续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为目的的“3+2+1”导师模式,选树先进引领学习教育。
“现在一些年轻人缺乏能吃苦、肯吃苦的信念,加强与企业深度走访交流,可以实现守法和护法的双赢。”在扬州市劳模徐东庆和江苏油田交流座谈会上,针对党建共建,双方提出在加强法治宣传的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青年干警在走访中了解企业一线生产运作、发展理念,改进队伍作风纪律,增强处理涉企纠纷本领。
往 期 回 顾
教育整顿 · 家风故事 | 华蕊:两代法院人的初心